很久以前在一次世貿旅遊展中, 拿到了姬路城的簡介,

知道這是日本第一座列名於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,

與名古屋城, 熊本城並列日本三大名城.

2006年5月, 我們趁著帶3歲的甯甯二訪京都的機會,

特地走了一趟姬路城.


從京都到兵庫縣的姬路城, 搭乘火車約需2個鐘頭,

我們因為中途還在明石下車去看明石跨海大橋, 所以到姬路城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,

然後..... 還下雨...... Orz

從姬路的火車站走出來, 本來想去坐公車,

但是遠遠看見姬路城就在眼前的大馬路的路底, 想說用走的應該不會太遠,

所以就撐著傘慢慢的沿著筆直的人行道走, 約莫20分鐘才扺達姬路城的入口~



下雨天的姬路城, 很冷清~

來了總要拍張 " 到此一遊" 的照片,

可是雨實在有點大.... 爸爸一手護著鏡頭, 媽媽得去幫忙撐傘,

照片實在拍得很辛苦哩~

這個, 在這裡稍微 "剪貼" 一下google來的姬路城資料~

姬路城建於 14 世紀中葉,在 16 世紀由武將豐臣秀吉下令建造了3 層的望樓“天守閣”,其後在 17 世紀又由當時的城主、武將池田輝政作了進一步修築。它形態優美,被比喻爲展翅的白鷺,故也稱白鷺城。1931 年被指定爲國寶,1993 年被列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産。

天守閣外爲 5 層、內有 6 層,還有一層在地下,整個建築都用日本特有的塗壁材料──白灰漿進行封塗,屋頂採用了瓦片,瓦片的疊縫也塗抹了白灰漿。姬路城結構堅固宏大,外觀線條清晰,而且還有複雜巧妙的防禦構造,被認爲是日本最有名的城堡。

( --- 以上節錄自 日本觀光振興協會 )


日本的古城堡, 我只去過大阪城,

比起來姬路城當然更完整, 也更具規模.

走進城牆之後, 像是通關一樣, 繞過一道又一道的城牆, 慢慢才來到城中的天守閣.

天守閣是指日本傳統堡壘中的最高建築物,通常都是城主的起居室,是武器、彈藥的儲存所, 也是最高權力象徵.,

--- 層層石牆因應地形起伏,迷宮似地展開在通往天守閣的路上。石牆上依舊布滿槍眼和射口,攻擊者每繞過一道石牆,就得面對新的城門;據說從菱門算起,大約得突破八道城門,才能進入姬路城天守閣。即使攻擊的兵力再多、將士再勇猛,光憑刀劍和當時的充填火槍,似乎很難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。 --- 李憲章, < 國寶地位的日本古城 姬路城 >



進到天守閣的室內, 因為下雨, 所以我們換了鞋.

---- 天守閣內共分六層樓,很難想像這樣的木造建築物,內部隔間竟能依三百多年前的形貌保存下來。這裡面擺設著刀劍和火槍,也陳列歷代守城武士的盔甲,和當年築城的文獻史料。遊客得在入口處換上拖鞋,才能進入深邃、幽暗的天守閣裡,才能爬上一層層木造階梯,來到總高度四十六公尺的天守閣頂層。

由此憑窗眺望,整座城池一覽無遺。居高臨下,注視方才走過的一座座城門,一條條通道,才真正了解姬路城的壕溝、石牆、斜坡、碉堡……等防禦工事,搭配的如此精緻巧妙,讓人不禁湧現對這座日本國寶名城的無限敬意。 ---- 李憲章, < 國寶地位的日本古城 姬路城 >


從天守閣的窗口遠眺~



另一個角度~.





從天守閣出來, 我們沿著另一個通道走向城外.

一路上有幾處豎有日文說明典故的角落,

遺憾的是因為我一路要撐傘, 還要照顧隨時都有可能跌進泥水坑裡的雨衣小孩,

所以無暇仔細推敲~~.

有特別注意到路邊那口著名的鬧鬼的井~~~

傳說是一名城堡中的侍女與外人勾結要謀反,

結果城主知悉後不動聲色, 以侍女打破盤子為理由,把侍女推入井中賜死.

自此之後, 常有人在井邊聽見井裡悠悠升起一個女人數著盤子的聲音~~~~


我很喜歡城堡, 幾次旅行都會特地把當地著名的城堡納入行程,

姬路城給我的感覺, 怎麼說, 不像日本寺廟給我那種震撼的日式印象~

姬路城的城牆, 城門, 甚至是木造天守閣的內部,

都讓我覺得跟歐洲的幾座古城有近似之處~~.


趕在姬路城下午五點要關門前,

我們最後回頭再拍一張照片---.





從姬路城走出來, 我們赫然發現路邊從人行道走進騎樓內側, 居然是一整排商場.

沿著商場一直走, 可以直接走到火車站.

那那那, 我們去程時那樣撐傘淋雨的, 難怪一直在想為什麼人行道上沒什麼人,

原來另有商場通道可以讓人好整以暇的漫步, 根本不用淋雨...... Orz



街道上的孔蓋, 也刻印了姬路城的白鷺標誌.




很美的姬路城,

可惜我對日本的歷史一竅不通--.

下次還是應該把幕府將軍的恩怨情仇給搞清楚再來古城拜訪,

應該會更有心得吧~~~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i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