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經很久沒有這樣一本書, 讓我讀完之後, 會想立刻重頭看一次--.
事實是我久久地沉浸在書中的氛圍, 甚至沒有辦法開始閱讀下一本書.....

黃昏時出發.jpg

小說描述一個終生奉獻文學但沒沒無聞的老作家,
在風燭殘年遇到一位仰慕他的女研究生。
故事裡的人物彼此間的性格與價值觀大相逕庭, 每個人有自己的處境與限制,
作者寫來不溫不火, 行文間充滿寬容與體諒,
他並沒有用一把尺來衡量每個人的功過得失,
每個角色只是在自己的戰場用他熟悉的方式去對抗他自己的敵人, 如是而已.






故事的開始, 老作家與年輕女研究生相遇,
這讓我有點聯想到浮士德與魔鬼梅菲斯特的主題,
不過書中的老作家不若浮士德或羅莉塔的教授有迎戰的天份;
對他而言, 女研究生年輕的熱情,
只提醒他年華老去卻一事無成的事實.
在文學路上這麼多年的踰踰獨行,
他知道自己已然失去文學女神的眷顧;
雖然仍堅持坐在書桌前努力寫作,
卻也不免自問這樣的堅持到底所為何求.
在故事的最後,
作者藉由一段與亨利詹姆斯的想像對話,
來梳理老作家堅持寫作的動力:
他持續書寫並不是為了名利,
即使他無法晉身文學殿堂,
只要他對世間仍有一份縴眷, 那麼, 書寫就必須繼續.


就是有這樣的一群人; 不透過書寫, 他們就甚麼也不是.
這樣的人不是文學的領導者,
他們終其一生都無法獲得作家那紙永垂不朽的證明,
可悲的是他們無論如何都必須藉著書寫才能省視自身的存在. 
他們對於文學的忠心與奉獻,
最後換來的只是浸身文學所帶來的狂喜.
作者細數唯獨這群人能懂的失落,
也試著為他們描繪天堂的可能.
對他們而言, 天堂就是藉著書寫留下心中最美的形影.
至於這個形影是否能流傳於世,
這實在不是人力能夠掌控的範圍了. 


於是書寫變成一種證明存在的熱情.
如果你愛過, 那你的任務就是把她寫下來.
老作家的最後一本著作, 書寫的主題是他最愛的妻子, 
他拖著殘弱的身體, 像吐絲的蠶堅持要完成最後這部作品.
但, 就像是再明亮的彗星, 到人間都有暗淡的可能,
堅持書寫的人只能持續努力,
渴望經典的人只能繼續引領期盼.

必須承認, 這本書的出現,
意外的讓我時日以來一些縈繞心頭已久的困惑迎刃而解.
就像書中的女研究生, 她對老作家曾經幾乎醉心到相信書是為她而寫,
我居然對這本書也有了這樣的感情.
想來這是幸運之神對持續閱讀之人如我所賜與的一份禮物吧,
一笑.


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i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